1总则
实施正确的抽样方法,降低抽样风险,使抽样更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代表性,确保检测结果满足技术标准要求。
2 职责
2.1 副主任审批抽样计划和程序。
2.2 检测室实施抽样过程控制。
2.3 相关部门协助产品抽样,完成检测室下达的抽样计划。
3 管理要求
3.1当顾客、检测方法或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要求抽样后检测时,检测室应制定相关规定对抽样计划、偏离的处置、抽样实施和记录作出规定。
3.2 抽样计划由抽样(检测)人员根据顾客要求和相关规定编制,抽样计划的内容应包括:a)抽样方案、抽样工具、抽样点(图)、数量、流程和抽样记录表等,抽样计划需经检测部负责人批准;
b)如果有关方法标准已对抽样明确的,可不另作计划;
c)对惯例的抽样计划一次制定批准后,以后抽样可不另作计划;
d)对特定产品的抽样,应根据产品的特性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
3.3 检测室应保证抽样人员在抽样现场能方便得到抽样计划。抽样过程中应对影响检测结果有效性的因素,如抽样人员的技术水平、使用的抽样工具、抽样的方法、与样品有关的环境条件等加以严格控制,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3.4当顾客对抽样计划提出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时,应详细记录这些要求,在确认其要求不会影响检测结果有效性的前提下,方可按顾客的要求进行抽样,同时告知检测部负责人。其所有变化均应在抽样计划以及随后的所有有关文件,如抽样单、任务单、原始记录、结果报告中反映出来。
3.5当抽样作为检测的一部份时,检测室应按《抽样管理程序》要求记录与抽样有关的数据和操作。这些记录包括所有的抽样程序、抽样人员的识别、环境条件(样品有要求时),必要时注明抽样地点的图示或其它等效方法。如果合适,还应包括抽样程序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3.6凡由实验室人员抽样或委托第三方抽样后检测的,检测结果报告应对产品的批量质量作出判定。对实验室不从事抽样或不直接抽样,或不能保证抽取的样品真正有代表性时,在中心的检测报告上应明确声明:“本检测结果仅与收到的样品有关”或“仅对来样负责”。
3.7检测人员应熟悉理解和掌握GB/T282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和抽样术语/符号,抽样前向被抽样方明示抽样要求和方法,抽样术语包括:
-- 检验:通过测定、检查、试验、度量产品/服务的特性,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 抽样检验:按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或过程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的检验。
-- 计数值:当质量特性值只能取一组特定的数值。
-- 计量值:当质量特性值可以取所定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可能数值。
-- 计数检验:按检验批要求,将单位产品划分为合格/不合格,或仅计算不合格数量(件、个、袋、箱┄)。
-- 计量检验:对检验批中个体,测量其某个定量的质量特性的检验方法(温度、压强、长度┄)。
-- 合格:满足规定要求。
-- 不合格:未满足规定要求。
-- 不合格品:不合格的产品。包括A类、B类、C类不合格品。
-- 不合格项:体系/过程中出现的未满足过程要求的质量特性。
-- 不合格品率:集中的不合格品数除以样本总数。
-- 总体不合格率:针对一批产品中而言的不合格率。
-- 检验项次不合格率: 检验项目*不合格频次除以样本总数。
-- 缺陷:未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慎用)
-- 缺陷的分级:个体的缺陷后果程度不同。应根据其严重性予以分级。
-- 致命缺陷(A类缺陷):对使用、维护产品或与此有关的人员可能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状况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产品功能的缺陷叫致命缺陷。
-- 重缺陷(B类缺陷):能引起失效或显著降低产品预期性能的缺陷叫重缺陷。
-- 轻缺陷(C类缺陷):不会显著降低产品预期性能的缺陷,或偏离标准差但只轻微影响产品的有效使用或操作的缺陷。
-- 抽样方案:样本量和接收准则的组合。
-- 抽样计划:抽样方案规则的组合。
-- 抽样系统:抽样方案、抽样计划和抽样程序的集合。
-- 正常检验:过程平均水平优于接收质量(AQL)时抽样方案的使用方法。
-- 加严检验:比正常检验方案更为严厉的接收准则抽样方案的使用方法。
-- 放宽检验:样本量少于正常检验方案的使用方法。
-- Ac – 接收数
-- Re – 拒收数
-- AQL – 接收质量限
-- AOQ – 平均检出质量
-- AOQL – 平均检出质量上限
-- CRQ – 使用方风险质量
-- N – 批量
-- n – 样本量
-- d – 样本中不合格数
-- D – 批中不合格数
-- LQ – 极限质量
-- p – 过程平均
-- Px – 接收概率为x的质量水平
-- Pa – 接收概率
4 抽样程序
4.1适用范围
抽样计划应执行GB/T282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可用于(但不限于)下述检验:最终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操作;在制品;库存品;维修操作;数据或记录;管理程序。抽样计划可用于连续批和孤立批的检验。抽样检验适用如下场合:
-- 产品批量较大时;
-- 检验项目较多时;
-- 检验带有破坏性或损伤性时;
-- 单位产品检验费用高或花费工时多时。
4.2抽样类别
抽样检验指按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的检验。抽样方案可分为:一次抽样、二次抽样、多次抽样、序贯抽样和跳跃计数抽样。
4.3抽样前的准备
抽样人员抽样前,应做好抽样准备,包括抽样文件(如方法标准)、资料(如计划、抽样单,必要的抽样人员证明)、抽样工具、封条及封样工具,并检查其完备性和完好性;组织抽样的人员应熟悉抽样方法。
4.4抽样实施
抽样实施按下列程序进行:
a)出示抽样相关文件;
b)观察现场及环境,以确定选择的抽样点;
c)检查抽样工具;
d)需要请顾客配合吊装、搬运样品时,应告知其注意事项;
e)按抽样方法/计划抽取样品;
f)检查样品的数量及外观情况;
g)记录抽样情况;
h)与顾客确认抽样;
i)封样及检查;
j)需要顾客对样品保护和运送样品时,应告知应注意的事项和责任。
22.5引用文件
22.5.1《 GB/T282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
22.5.2《产品抽样计划》
22.6 记录
相关产品抽样记录